上一版/ 03 版:日报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天旱时节更需防水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21日    来源:天水日报

   年葆东
  近段时间,多地持续干旱,河谷溪水水位下降,个别小河甚至断流,而燥热的天气则驱使不少市民前往河谷戏水纳凉,殊不知看似温和的水域,却正悄然化身为危机四伏的“温柔陷阱”,隐藏在其中的潜在危险,将游人置于不可预测的风险之中。
  在旱季,人们因为看到水位下降、水流变缓,往往会放松警惕,误以为在河谷溪水中游玩是安全的,忽略水下潜藏的致命威胁。然而,水面看似平静,水下却可能暗藏玄机。河底的淤泥在干旱时变得更加黏稠,一旦陷入,很难自拔;原本被水淹没的礁石也露出水面,它们表面湿滑,人在上面行走或玩耍时,极易滑倒受伤,造成骨折、擦伤等严重后果。而且,干旱期间,水流速度不稳定,可能会突然出现小股激流或漩涡,将毫无防备的人卷入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长时间天旱无雨,但局地强对流天气仍会出现。下游晴热,上游说不定已是暴雨突袭,山洪一旦顺河谷倾泻而至,下游戏水者往往来不及反应就会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吞噬。
  从卫生角度看,旱季的河谷溪水水质堪忧。由于缺乏足够的水流更新,水中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大量滋生。人们在溪水中嬉戏时,皮肤直接接触这些污水,很容易诱发皮肤病、肠道感染等各种疾病。尤其是儿童,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
  从安全救援角度而言,救援困境会进一步放大风险系数。统计显示,近三年旱季水域事故中,因救援延误导致的死亡率高达67%,远超雨季同类事故。这些水域通常地处偏远,信号可能不佳,甚至存在通信盲区,遇险者很难及时发出求救信号,即使发出信号,救援人员也可能因地形不熟等原因无法准确找到位置,从而耽误救援的最佳时机。
  在干旱时期,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管理和引导。一方面,要在河谷溪边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提醒人们不要在危险区域游玩;另一方面,要加大巡逻力度,及时劝阻那些在溪水中嬉戏的人,对于不听劝阻者要依法进行处罚。同时,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加强对公众的安全教育,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
  大自然在干旱时期展现的温柔假象最是危险,当我们凝视着浅滩涟漪时,更应读懂水下隐藏的警示。选择安全消暑方式,既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对家人负责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不要为了一时的快乐而忽视潜在的危险。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水域,让安全成为这个夏日最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