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日报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防诈,不妨多问几个“凭什么”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11日    来源:天水日报
   年葆东
  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充满诱惑的信息在不经意间闯入我们的视线:“扫码就能领红包”“听课就送旅游券”“投资千元日赚百元”……这些,恰如信息中所写,让人的确很“惊喜”,觉得“好运”天降,而且得之十分“轻松”,但在其中却藏着掏空钱包、骗取信任的陷阱。有句老话叫“天上掉馅饼,脚下必有陷阱”,这句话非常准确地戳中了骗局的本质——诱惑背后总有算计。因此,当我们面对那些让人心动的“好事”时,与其急着伸手,不如先多问几个“凭什么”。
  凭什么素不相识的人要对我“特殊照顾”?商场里突然有人递来“免费抽奖券”,说你中了“头奖”只需付少量手续费就能领珠宝;电话里自称“客服”的人热情地说“你的快递丢了,双倍赔偿”,却要你先转一笔“保证金”。这些场景里,对方明明与你非亲非故,却表现得比熟人还热心,甚至愿意让你“占便宜”。这时不妨反问:我既不是VIP客户,也没有特殊身份,凭什么能得到这种“独一份”的好处?有好处他们为什么不给自己的家人而给不认识的我?陌生人的过度热情,往往是“有所图”的信号——要么图你的个人信息,要么图你的钱包,所谓的“特殊照顾”,不过是针对人性弱点的一次次精准围猎。
  凭什么违背常识的“好事”会发生?有人说“买保健品能治百病”,可医学常识告诉我们,疾病治疗需要科学手段;有人说“刷单能赚钱”,但法律明确禁止这种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有人说“一夜暴富不是梦”,可现实里财富积累从来离不开脚踏实地,何况,在“钱越来越难赚”的当下,凭什么他们会助我一夜暴富?难道,他们喜欢以把财富拱手让于他人为乐?应当说,这些违背常识的诱惑,就像数学题里明显错误的公式,稍加推敲便漏洞百出。当你觉得“这好事太离谱”时,其实是直觉在提醒你:违背规律的事,背后一定有它的不可告人之处。
  凭什么自己能轻易“走捷径”?职场上,有人信“交钱就能买证书”,却忘了资质需要实打实的努力;求学时,有人信“花钱能改成绩”,却忽略了规则的严肃性;生活中,有人信“找关系能办难事”,却不知所谓的“关系”可能是骗子的幌子。每个人都想走捷径,但真正的捷径,永远建立在合规与能力之上。当一条“捷径”看起来畅通无阻,甚至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时,更应该警惕:凭什么大多数人都要爬坡过坎,唯独我能一步登天?这个时候,面前的所谓“捷径”,很可能是滑向深渊的滑梯。
  生活中的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但万变不离其宗:利用人们的贪念、侥幸心理或信息差设下圈套。面对诱惑时,与其兴奋于“好运降临”的激动失智,不如停三秒多问自己几个“凭什么”,分析背后的逻辑是否成立,多想想“自己凭什么值得有这样的好事”,清醒认识自身的能力与处境,想一想自己是否真有与“好事”撞个满怀的实力与好运。
  防诈的核心,从来不是能百分百识破所有骗局的花样,而是每一次都能守住内心欲望的防线,用“凭什么”的追问取代“万一呢”的侥幸。当理性判断战胜了贪婪,那些看似诱人的“馅饼”,自然会失去它的吸引力。毕竟,能让我们真正安心的,从来不是突如其来的“好运”,而是时刻保持清醒和正向认知带来的平淡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