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日报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职业代退”信不得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14日    来源:天水日报
   王惠玲
  一段时间以来,二手交易平台上有人声称能够有偿取消预订的服务链接,除了酒店、机票,代退服务的业务还涵盖游戏充值、话费充值、保险保单、教育培训、婚姻介绍、医疗美容、舞蹈健身等各领域,甚至形成了职业代退“黑灰产”。而且,这类服务的退款金额通常在数百元至上万元不等,一些卖家还明确表示“只接大单”,或要求按照退款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服务费。有些选择此类服务的消费者希望能够花“小钱”保“大钱”,但结果却未必能够如愿。
  事实上,这些看似“神通广大”的代退服务都暗藏多重风险,消费者若病急乱投医,很可能会陷入“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困境。职业代退服务的常见套路通常包括伪造证明、利用平台漏洞甚至骚扰商家等非常规手段,本质上已经涉嫌欺诈。更需要警惕的是,这些服务多由个人或非法机构提供,既无正规资质,也无信用保障,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往往投诉无门。所以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商业模式,从一开始就存在隐患。
  更可怕的是,一旦选择了职业代退,商家可能还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号、订单详情等重要信息,一旦这些信息被泄露,都将可能给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现实生活中,因个人信息遭泄露而被冒名借贷、金融诈骗等二次伤害的案例屡见不鲜。这更充分说明,代退服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消费者难以承受的隐性代价。
  说到底,职业代退的滋生,根源还是在于正规维权渠道的不畅。有些酒店退订纠纷中,为数不少的消费者因“免费取消时间已过”而被迫寻求代退;在教育、健身等机构的退费争议中,客服推诿、流程复杂更是广受诟病。
  真要消灭这些灰色产业,唯有打造更为健康顺畅的消费环境,商家进一步完善退款政策、平台加强信息审核,从源头上严格监管,提高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才能在依法维护商家权益的同时给消费者更加良好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