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日报四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老街的晨光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23日    来源:天水日报
  □ 赵晨敏

  老街醒得早。最先动的是卖豆浆的。扁担挑着两只木桶,桶上盖着白布。脚步声轻,从街这头到那头,木勺敲着桶沿,“笃笃”响。有人开门,喊一声“来碗豆浆”,他就停下来,揭开布,舀出一勺,冒着热气。
  我住的院子在街中间。推开大门,能看见石板路上的露水。亮晶晶的,像撒了把碎银子。风一吹,露水滚到路边,打湿了墙根的草。
  对门的李奶奶,这时候准在扫院子。扫帚是竹子做的,扫在地上“沙沙”响。她扫得慢,一下一下,把落叶归到墙角。扫完了,就坐在门槛上,看着街上的人。
  有回我起得格外早,天还泛着青。老街静悄悄的,只有卖豆浆的脚步声,远远传来,又慢慢消失。墙头上的牵牛花,还卷着瓣,像没睡醒。
  我站在门口,数石板路上的坑。一个,两个,三个……这些坑是多少年踩出来的?说不清。就像李奶奶的皱纹,一道一道,藏着日子。
  太阳慢慢爬上来,把东边的墙染成橘红色。露水开始干了,石板路的颜色深了些。开店的人把门板一扇扇卸下来,“吱呀,吱呀”,声音在街里荡。
  卖包子的铺子冒起了白汽。蒸笼叠得老高,揭开盖子,白汽“呼”地涌出来,带着面香。买包子的人排着队,你一言我一语,把老街的热闹叫醒了。
  我喜欢这时候的老街。不吵,也不静。像一碗温暾的粥,喝下去舒服。
  有个穿蓝布衫的老头,每天这时候都要走一遍老街。手里拄着根拐杖,走得很慢。见了李奶奶,就停下来,说两句话。见了卖包子的,就买两个,用纸包着,拎在手里。
  我问李奶奶,他是谁。李奶奶说,是以前的教书先生。老伴走了,孩子在外地。他就每天走一遍老街,看看。
  老头走到街尾,会坐在老槐树下的石头上。把包子放在身边,看着来往的人。有时候,他会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翻两页,又放回去。
  太阳升高了,老街活了起来。孩子们背着书包跑,自行车铃“叮铃铃”响。菜摊摆出来了,绿油油的,水灵得很。
  李奶奶站起身,拍拍围裙,回屋去了。扫帚靠在墙角,影子被太阳拉得很长。我也转身进门,准备做早饭。锅里的水快开了,“咕嘟,咕嘟”,冒着水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