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日报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天水抗日宣传及爱国文化运动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26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蔚军平
  在抗战时期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沦陷区流亡到天水和本地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感召,自觉地以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救国运动。各种题材的书刊、电影、话剧、绘画等,既丰富了战时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开阔天水民众的视野,更有效抵御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摧毁中国文化的文化侵略阴谋,激起了民众巨大的抗日热情,鼓舞天水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
  天水生活书店是邹韬奋于20世纪三十年代在全国开办的55个支店之一,店内发行进步书刊6000多册,有中外小说、杂志和延安出版的进步书籍报刊,还有《铁流》《战争与和平》等许多苏联小说中译本。这些书籍为宣传抗日提供了方便和有利条件。这些爱国行动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恐惧和仇恨,屡遭搜查,在1939年5月31日被查封。
  天水的影院经常播放进步影片《十字街头》《胭脂泪》《到自然去》《夜半歌声》《野草闲花》和抗战电影《八百壮士》《血溅宝山城》《风云儿女》等,为天水县人民了解外部世界、接受新思想奠定基础。
  天水各中小学学校的师生也相继开展丰富多样的演出,从《放下你的鞭子》《松花江上》等街头小剧,到天水中学演出的抗战剧《张自忠》《海潮红》等歌剧先后轰动天水城乡。1944年夏,中国戏剧学社的“戴涯话剧团”到天水演出曹禺名著《雷雨》《日出》《北京人》等。这些爱国影片和话剧的放映演出,在揭露日寇暴行、唤醒民众的抗战意识中发挥出积极作用。
  抗战时期,天水县各界多次举办以抗战为主题画展,李般木、董晴野等挥笔泼墨,用画作表达抗日官兵的英勇以及日军的侵略暴行。外地的画家也多次赴天水开办画展,陕西山水画家赵望云、陈尧廷及河北山画家刘君礼、著名画家潘洁慈、国立五中教师画家贺志伊等都给天水带来了很多优秀抗战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