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日寇 救亡图存
天水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8月29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蔚军平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并步步深入,国民党政府坚持不抵抗政策,民族危机严重,抗日救亡成为全国人民的紧迫任务和普遍要求。抗战全面爆发后,天水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与全国人民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广大青年,特别是学生,纷纷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成立抗日救亡团体,举行罢课、罢工,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为发动民众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派大批党员和干部深入敌战区和国统区开展抗日救亡工作。
为发动天水民众参加抗日救亡,1938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派八路军驻陕办事处三原联络站站长董振国来家乡天水开展党的工作,中共陕西省委派往天水国立五中的中共地下党员刘桂增与董振国取得了联系,他们就天水抗日救亡运动达成了共识,随即分头和那些进步青年学生交朋友,组织大家演唱抗日救亡歌曲,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董振国不仅给学生教唱抗日歌曲,还教学生演出一些抗日救亡的小节目,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抗日宣传,激发了他们的抗日热情,为国立五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创造了有利条件。
1938年6月,天水秘密党支部——国立五中支部成立,董振国任书记,刘桂增、孙书田为支部委员。国立五中的进步青年在天水党支部的领导下,先后成立了进步少年儿童组织——英童队和进步群众组织——读书会,学习宣传抗日救亡道理。支部建立后,积极开展党的工作,张德祥介绍同学耿夫孟和生活书店天水分店经理薛天鹏入党,生活书店成为天水党支部开展工作的重要园地和党员们经常接头的地方。同时,孙书田介绍同学贾荣陶、檀敬伸入党,并组织师生在天水地区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国立五中的学生运动在国民党当局的打压下,虽然走向低潮,但共产党员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紧紧团结广大师生,组织领导学生运动。1938年秋,国立五中在甘谷、秦安设立了分校,部分党员也随之迁转,革命火种也随之在当地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