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日报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有机农业激活天水乡村振兴“绿色动能”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9月12日    来源:天水日报

  本报讯【新天水·天水日报通讯员王纯伟 蒲爱民 赵超 车彤瑶】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我市立足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资源禀赋,以有机农业发展为突破口,通过培育特色产业、强化科技赋能、深化三产融合,推动农业生产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不仅让农产品贴上“绿色标签”,更让农民捧起“增收饭碗”,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
  走进甘谷县森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有机果园,20余亩玛斯特红蛇果缀满枝头,正经历着关键的着色期。园内,粘蚊板在枝叶间随风轻晃,杀虫灯矗立田埂,驱鸟器发出细微的防护信号,这些“绿色装备”正是有机种植的标配。“这片果园被市果业办、县果业局认定为有机果园,管理上有硬标准:一不上大化肥,二不打化学农药。”公司负责人张兴建蹲下身,拨开地表覆盖的地膜,露出松软的土壤,“为护好这片土,我们全靠人工除草,施肥用的是生物发酵肥和生物菌肥,催红素、膨大素这些化学药剂坚决不用。”据他介绍,果园里的果树已定植5年,目前亩产稳定在6000斤左右,“再等一个月,果子就能全红上市,都是纯天然的好品质苹果。”
  在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有机架豆的采收季正热闹开启。村里统一搭建的标准化种植棚整齐排列,棚内翠绿的架豆藤蔓缠绕,村民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成熟的豆荚。“这两个棚我一个人照料,之前种黄瓜,长势不佳后便及时更换成架豆。”村民包爱爱手里攥着刚摘下的架豆,脸上满是笑意,“现在隔一天就能摘一次,昨天刚收了一批,今天又能摘百十斤,一斤能卖5元,收入比之前稳多了。”据了解,北顺村今年将架豆示范种植作为特色农业重点项目,通过推行病虫害绿色防控、全域施用有机肥,确保架豆达到无公害标准,预计亩产可达2000公斤以上,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引擎”。
  我市有机农业的发展并非单点突破,而是全市统筹推进的产业变革。近年来,全市各地持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革新种植模式,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市场对接,引导更多农户和企业投身有机农业。农业部门筛选创建花牛苹果有机标准化示范园10个350亩,落实奖补资金1300万元。如今,越来越多的“天水有机”农产品走出田间地头,既擦亮了地方农业品牌,也让农民在产业升级中分享到更多红利,为乡村振兴的“天水实践”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