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流芳 礼敬先师
——2025(乙巳)年天水祭祀孔子典礼侧记
天水日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5年09月29日 来源:天水日报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马凯
乙巳年秋日,细雨润物。清晨的秦州文庙在绵绵雨丝中更显庄重,参祭人员佩戴的黄色绶带,在青灰色调的建筑群中显得格外醒目。上午十时整,2025(乙巳)年天水祭祀孔子典礼在这片温润的雨幕中正式开始。
鼓声在雨中显得格外沉厚。13咚鼓响,9响钟鸣,声声回荡在湿润的空气里。这是中华民族最崇高的礼仪表达,也是对至圣先师最诚挚的敬意。随后奏响的《咸和之曲》,其平和庄重的旋律与淅沥的雨声交织,营造出格外肃穆的氛围。
在细雨笼罩的院落中,恭读祭文的环节显得尤为庄重。祭文声清朗而沉稳,字句间满含着对先师孔子的追思与景仰。随后进行的“三献礼”在《宁和之曲》的伴奏下依序展开。主祭与助祭人员神情专注,依古制行初献、亚献、终献之礼。献上祭文、匙箸与醴酒的每个步骤都严谨而从容,黄色绶带在微雨中轻轻飘动,与古朴的礼仪相得益彰。礼毕乐止,全体人员面向至圣先师像,庄重地行三鞠躬礼。
“乐舞告祭”环节为这场雨中典礼注入了温暖的生命力。幼儿园孩子们诵读《论语》的稚嫩声音,与雨声相和,传递着文化传承的希望。琴箫合奏《韦编三绝》的清雅旋律在雨中更显悠远,生动演绎着孔子勤读不辍的精神。天水民族吹管乐协会的哇呜乐舞《情可鉴》,以其独特的民族韵味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而市老年大学模特艺术团表演的《中华礼仪》,则优雅地展现了礼仪之邦的风范。不同年龄的参与者在这场典礼中共同致敬先师,正如省诗词学会会长成文生所说:“参加本次祭祀典礼的有幼儿园的小朋友,也有耄耋之年的老人,这说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连绵不息。”
敬献花篮环节,各界代表依次上前,将寄托着敬意的花篮敬献于先师像前。随后,参祭人员有序进入大殿,瞻仰孔子圣像及四配十二哲贤像,完成最后的致礼。
天水孔子文化研究学院理事长姚越表示:“天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祭祀活动对我们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细雨中的祭孔典礼,已不仅是一场仪式,更是一种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雨渐渐小了,文庙的院落里,参与典礼的人们缓缓离去,黄色绶带在湿润的空气中留下温暖的印记。这场秋雨中的祭祀,让古老的礼仪在当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也让每个参与者对文化传承有了更深的体会。典礼结束了,但文化的脉动,正如这秋雨润物,静静流淌,绵延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