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丰收时节清溪河畔的温情集市
——甘谷县“庆丰收、传文明、惠民生”文明集市活动侧记
天水日报
作者:(黄鑫
新闻 时间:2025年09月29日 来源:天水日报
秋风送爽,丰收的喜悦弥漫在清溪河畔的甘谷县安远镇柳城广场。日前,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一场以“庆丰收、传文明、惠民生”为主题的文明集市活动热烈展开。让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如阵阵秋风,吹遍甘谷大地,滋润民心,助力社会文明程度持续提升,为这片丰收的土地增添了温暖的亮色。 尽管天空阴云轻掩,秋风带着丝丝凉意,但广场上早已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各个服务点前志愿者身着统一红马甲,在人群中穿梭忙碌,他们以贴心的服务和温暖的陪伴,搭建起一座连心桥,让文明实践与为民服务的温度浸润每一寸土地。 这是一场群众唱主角的“大戏”。在丰收节这个属于农民自己的节日里,文明实践集市真正办到了群众心坎上。走进民生政策宣传点,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医保报销、农机补贴等政策咨询,让群众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也感受到政策的温暖与关怀。“原来买农机具还有这么多补贴政策,这下可省了不少钱!”刚咨询完政策的樱桃种植户曲高平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活动现场,13个便民服务展位为群众提供有温度、有针对性的服务。法律咨询点前,司法局工作人员用生动案例讲解,将复杂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让老百姓听得懂、用得上。在移风易俗宣传点,志愿者正在用当地方言耐心讲解文明婚俗,“喜事简办,不比排场比家风”的话语引来阵阵赞同。大家一边听讲解,一边讨论婚丧嫁娶从简的好处,文明新风在这里悄然生根。 每个展位前,工作人员亮出各自的“招牌项目”。心理咨询、法律咨询、健康义诊、科普宣传等摊位前挤满了人,有温度、有深度的服务让市民安心、暖心又放心。群众需要什么,文明实践就提供什么。 爱心义剪点前早已排起长龙,文明实践志愿者中的专业理发师们手法娴熟,剪刀轻快飞舞,不一会儿就为排队等候的老人们理出了清爽利落的新发型。“这手艺真不错,剪完头发整个人都精神了。”刚理完发的李大爷对着镜子左看右看,笑得合不拢嘴,连连竖起大拇指。理完发,他一转身又溜达到了旁边的时光留影点,在志愿者的招呼下,整理衣领、展露笑容。“咔嚓”一声,精神焕发的面容与幸福的微笑,瞬间被定格在这丰收的季节里。 集市上的一个个服务摊位,犹如一块块闪亮的文明拼图,共同拼出了一幅温暖而生动的民生画卷。 这是一次科普教育与文明风尚交织的乐章。走进文明集市,吆喝声、欢笑声汇成一首欢快的乐曲。每个摊位前都围满了群众,人潮涌动但秩序井然。 “它们真的会翻跟头呀!”在科技智能展示区,市科技馆科普志愿者带来的机器人和机器狗展示吸引了众多孩子。流畅整齐的动作让小朋友们全神贯注、目不转睛,舍不得离开。 在银发服务点前,几位老人围着青年志愿者学习智能手机操作。“姑娘,这个视频聊天怎么接啊?我儿子在外地打工,想看看小孙子。”张岷成的话语充满期待。志愿者手把手地教,不一会儿,手机屏幕上出现了孙子可爱的笑脸,张岷成激动得眼眶湿润,连声道谢。移动公司技术人员还帮老人调试手机字体大小,讲解防诈骗知识,让老年人在跨越“数字鸿沟”的同时,也能守住“钱袋子”。 “这些服务内容,都是我们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后精心策划安排的,当天的公益集市累计服务市民200余人次。”甘谷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办公室副主任王健表示:“通过文明实践活动将各项服务送到群众身边,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服务,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这是一场文明交响曲。近年来,甘谷县围绕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从细微处着手,聚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化开展“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节日”“周五文明实践日”“文明实践我行动”等活动。一项项听民需、解民难,富有特色、充满温度的文明实践活动在甘谷大地持续开展,为城市注入温情与活力,让老百姓拥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正如村民李星星所说:“以前觉得文明实践是口号,今天才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温暖着我们的心。”这场文明集市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的内涵,更让文明实践在基层扎根、生长,成为连接党群干群关系的桥梁,成为乡村振兴中一道温暖而持久的光。 (黄鑫 王瑷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