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日版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奋力谱写新时代党校工作新篇章

天水日报 新闻    时间:2025年10月15日    来源:天水日报
  □黄诚

  今年,对于全国党校系统是极为重要的一年。8月3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9月28日,全国党校(行政学院)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工作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高屋建瓴、思想深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党校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作为党校教职工,我们倍感振奋,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准确把握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与学习全国党校工作会议精神、《条例》结合起来,一体抓好贯彻落实,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
  一、充分认识《条例》的鲜明特征,持续增强抓好落实的思想自觉
  《条例》的修订颁布,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战略擘画,是与时俱进推进党校发展的制度性成果,呈现出三个鲜明特征:一是政治性更加鲜明。《条例》通篇贯穿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进一步强调了要坚持和加强党对党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并首次对坚持全党办党校作出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要求,明确了我们办学治校的政治坐标和行动准则。二是时代性更加突出。此次《条例》的修订完善是党中央着眼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对党校工作作出的新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三是系统性更加完善。《条例》对党校的设置和领导体制、教学科研、开放办学、人才队伍建设、办学保障等作出全面规定,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为新时代党校工作提供了全方位制度保障。
  二、全面领会《条例》的核心要义,始终把牢党校工作的正确方向
  《条例》充分体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最新部署要求,把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总结上升为制度规范,同时对办学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从制度层面加以解决。要认真贯彻落实《条例》,需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牢牢把握党校姓党这个根本原则。要始终牢记党校是党的政治学校这一根本定位,坚持一切教学活动、一切科研活动、一切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在课程设置上,要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在科研工作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管理服务中,要体现政治要求,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二要始终聚焦“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这个初心使命。要紧紧围绕党之大计,国之大者,着力培养造就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教学方面,要完善教学布局,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在科研方面,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加强对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决策。三要全面落实“质量立校”这个重要要求。要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基础,以人才为关键,以管理为保障,全面提升办学质量。要健全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完善科研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管理服务,推动党校工作高质量发展。
  三、深刻把握《条例》的实践要求,切实找准事业发展的着力点
  学习贯彻《条例》,是全市党校系统重要政治任务,我们必须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折不扣将《条例》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一要在理论武装上达到新高度。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推动这一重要思想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组织教师深入开展理论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为党的理论创新贡献智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充分运用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种方式,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要在教学质量上实现新提升。按照《条例》要求,完善培训内容体系,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干部的特点和需求,精准设计培训课程。持续深化党性教育,开发具有天水特色的党性教育课程和现场教学点,增强党性教育的实效性。全面加强能力培训,围绕提升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设计务实管用的能力培训课程。
  三要在科研咨政上取得新突破。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加强对天水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建立健全科研协作机制,整合校内外研究力量,开展联合攻关。持续完善决策咨询成果转化机制,畅通科研成果报送渠道,提高智库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要在队伍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深入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健全教师培养培训制度,通过挂职锻炼、学术交流、实践调研等方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健全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突出教学科研实绩导向,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五要在管理服务上再上新水平。持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严肃培训纪律,弘扬优良学风。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园环境,为学员和教职工提供更好的学习工作环境。
  (作者系天水市委党校办公室档案助理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