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农点了技术“菜”专家送“餐”到地头
天水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1年03月18日 来源:天水晚报

人勤春来早 奋进正当时
“到盛果期了,它的产量来了,一亩地就能结200斤干花椒……”日前,在武山县马力镇远中村村阵地的小会议室里,挤满了朴实的群众。这里正在进行一场果树管理知识培训。
远中村有141户820多人。在脱贫攻坚政策的支持下,这两年村里的果树种植发展得有声有色。今年开年的村党员代表大会上,当讨论到村民所需时,大家一致的反应是果树种植技术的欠缺。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帮扶工作队长唐友先第一时间联系了县果业发展中心,希望帮忙做好群众点的这份“急需菜”。这不,这份“大餐”日前及时地送到了群众的“餐桌”上。
将近一个小时的理论讲解,群众意犹未尽。课一结束,没来得及休息,“战场”转到田地里。
“这些小枝是结果枝,需要尽量保护,越多越好,记住了没有?……”武山县果业发展中心农艺师焦六十二把很多只能从书上和手机上了解的果树管理知识,送到了田地里。
“有的技术我们就没见过,通过现场讲解指导,我深有感受。”果农高占吉种了近5亩果园,每年都是凭自己的经验修剪果树,经过专家的指点,“对果树的管理更有底气了,更有信心把果园搞好、搞强、搞大。”
“现在农村广大群众基本上对果树的重要性已经认识到了,但是他们现在特别需要的是现代化的果园管理技术。在这个节骨眼上,我们作为技术员更应该下去把这些技术及时地普及给广大村民。”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果树专家,焦六十二平均每年坚持为群众讲授果树管理技术40余次。
据了解,2020年,武山县果业发展中心技术人员就给全县果农送去上百次果树管理技术宣讲,多年形成的“以老带新”的培训制度把为果农服务的情怀传承了下去。作为武山县果业发展中心的年轻干部,每次有下乡培训,包育祥都会争取跟着老同志下去。“老同志带着新同志给果农进行果树指导培训、修剪培训,也同时是对我们新同志的一种指导。”包育祥说,“作为果业部门的技术人员,我要把这种果树建园技术传承下去,更要把这种服务果农的情怀传承下去,为老百姓服务,为果品产业服务,为乡村振兴服务。”
“目前全村发展的花椒树有140亩,苹果树有20亩,核桃树有20亩,樱桃树是6亩左右。村民致富增收的欲望非常高。我们多次举办种植培训班,给大家提供一些化肥、农业物资,就是要确保脱贫成果。”唐友先说。
群众“点菜”,干部“上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远中村不断按群众的需求更新“菜品”的做法,确保了致富产业进一步壮大。
□新天水·天水晚报通讯员郭永强 王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