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民俗》:留住我们的传统根脉
天水晚报
作者:薛俱增
新闻 时间:2021年09月17日 来源:天水晚报
□薛俱增
《天水民俗大全》是天水第一部全方位、体系化地搜集、整理本地民俗事象的大型专书。作为第四卷《人生仪礼与家庭伦理》的撰稿人,有幸躬逢其盛,尽一份绵薄之力,与有荣焉。
接受任务之初,我压力山大,不胜惶恐。一是自知才疏学浅,贸然闯入“人生仪礼与家庭伦理”这一人身处其间,貌似十分熟谙实则不甚了了的广阔领域,力有不逮;二是手头资料有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感觉无从下手。幸而有同仁朋友鼓励支持,豁出去了,就把“月里娃拉长虫——不识害怕”的俗话抛之脑后,开始旁搜远绍、穷搜博采地做起功课来。凡事瞻前顾后,裹足不前,“老大无成”恐怕就成“老大徒伤悲”了。
事实上,自2017年6月《天水民俗大全》工程正式启动之前,编委会已经进行过数次讨论,先期开展了一系列筹备工作。早在当年4月,就拟定了撰写参考意见,计划用一年半的时间完成,规模控制在五十万字左右,按民俗事象分成单册,合为一套。
回过头看,变数非常之大。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其间种种,难以尽述。就我而言,大体上是五易其稿。整部书经过专家评审和出版社“三审三校”,最后形成一套十卷,扩展为百万字。整整四年时光,化作一江春水向东流。好在,经全体同仁通力合作,一部完整、系统的天水民俗画卷终于展现在世人面前。
人生仪礼与家庭伦理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积淀了厚重的历史蕴含。
人生仪礼又称个人生活仪礼,是社会民俗事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也体现了普通老百姓的人生追求与需要。每个人在一生中必须经历几个生活阶段,人的社会属性就是通过这些重要阶段逐步确立的。进入各个阶段时,总有一些特定的礼仪作为标志,以便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评价。在人生的历程中,每个人所经过的最重要的礼仪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丧礼。
家庭伦理又称家庭道德,是调整人类有血缘关系的成员之间的行为规范或准则,是社会伦理道德的组成部分。家庭伦理是个历史范畴,时代不同,其观念也不尽相同。
天水民间的人生仪礼与家庭伦理,随着历史的推进而不断演变,既有传承又有革新,既有保留又有吸纳,普遍性与特殊性交相辉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宝贵的民俗现象正在迅速消亡。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探寻民俗文化流动于民族血脉中的优秀基因,留住我们民族鲜活的根,是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可以说,《天水民俗大全》只是开了个好头,而要真正发扬光大,尚需不断接力。
作家 薛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