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中秋望故乡
天水晚报
作者:杨金坤
新闻 时间:2021年09月17日 来源:天水晚报
□杨金坤
我们的节日·中秋
中秋之夜,一轮圆月徐徐升起。我习惯性地爬上楼顶,在月色中回望故乡。奶奶、爷爷,树木、庄稼,草垛、老屋,故乡的一切都被月色还原成黑白底片,在我的瞳孔里逐渐放大,越来越清晰。
“月亮天,靠河边。河边有个小女孩,红兜兜,绿坎肩,一走走到河里边……”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无论是月牙儿弯弯抑或月儿半圆还是月满如盘,只要我晚上一哭闹,奶奶总是哼起这首童谣。奶奶说,我从小喜欢月亮,只要一听奶奶哼唱,就停止哭泣,两颗乌黑发亮的眼珠子转一转,看看透过门窗的月色,便又含着自己的手指头,香甜地睡去。
也曾记得,我要奶奶给我摘天上的月亮,奶奶为了哄我高兴,把一盆清水放在门前,把月亮捉进盆里,把月色请上房梁。我伸出一双小手,想把月亮捧在手心里,月亮碎了一盆。斑驳陆离的月色,在老屋里晃来晃去,恍如梦幻。玩够了,我向奶奶要真月亮,奶奶告诉我,你快点长大,长大了个高了,自己去摘。
慢慢地我长大了,不再听奶奶的童谣,也不再要奶奶摘月亮,而是喜欢在月色中徜徉。漫步在故乡的月光里,月光下的阡陌细细地、长长地,如同一条白色的绸带顺着两边的树和麦田向远处铺展开去,仿佛永远走不到头。银白色的月光洒在树上、树冠、树身及树的枝丫,在阡陌间投下婆娑剪影。一块块平整的麦田,静静地沐浴在月色的意象里,刚返青的麦苗,嫩嫩的,青青的,尽显安逸。徜徉累了,沿着月光回家,偶尔的几声狗叫,经如水的月色漂染,显得清润而悠远。
故乡的月光是恬淡的,一如归隐乡野的智者,飘逸而淡定,从容而坦然,就那么轻轻地漫不经心地播撒着,涂抹着,不时有一点点厚此薄彼,公平得无极,也公平得透彻。故乡的月光是纯粹的,没有一点点灯光掺进来,没有杂质,没有纤尘,古老得一成不变。朦朦胧胧的,如薄雾,如青纱,如出水的芙蓉,如刚刚绽放开来的荷花,纯洁得让人不敢呼吸,让人心生喜爱。故乡的月光是温暖的,像是奶奶点燃的那盏油灯的光芒,更像是爷爷银亮的烟锅里喷出的烟缕,弥漫着一层稔熟的乡音。
再后来,我在一轮晓月下离开故乡。我走,月亮也跟着走,我们一同翻过了山岗,趟过了河流,走进了陌生的都市,走向远方。
我把故乡的月亮带到了他乡。如今,告别故乡已三十余年,我像一只在城市夹缝里觅食的麻雀,望着那些被楼群分割得有棱角的天空,我总感到从未有过的惶恐和迷惑。我只能一次次爬上楼顶,离月亮近一些,再近一些,跟它说说悄悄话,跟它一同回望那个遥远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