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3 版:晚报三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履职尽责勇担当 砥砺奋进谱新篇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五年工作综述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21日    来源:天水晚报
  五度春秋,依法履职,砥砺奋进。
  五载耕耘,不辱使命,硕果累累。
  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一份写满收获的答卷。这五年,是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五年,也是全市人大工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进步的五年。五年来,在中共天水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要思想、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必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抓好人大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工作效能。
  五年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两个大局”,牢牢把握“国之大者”,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市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重要会议、重大事项向市委请示报告,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全面对标市委战略部署和目标任务,对环保问题整改、违法建设和渭河、藉河环境治理等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深度融入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落实“包街包巷包小区”责任制,组织人大代表开展监督检查。聚焦事关全局、事关根本、事关长远的重大问题,建立重大事项年度清单制度,确保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依法开展任免工作。坚持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坚持党管干部和人大依法任免干部有机统一原则,规范完善工作流程,不断提升依法履职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
坚持立法先行
建设更高水平法治天水

  立良法、保善治、促发展,市七届人大常委会迈出了一个个坚定的步伐。
  五年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充分发挥地方立法主导作用,制定程序性法规1部、实体性法规4部,指导修订制定张家川县地方性法规2部,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组织召开“国家宪法日”座谈会,深入开展人大代表“学宪法、讲宪法”活动,依法作出《关于在全市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建成备案审查信息平台,完善联动审查机制,有效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健全立法工作机制,制定《立法技术规范》等8项制度,建立4个地方立法研究咨询基地和8个基层立法联系点,深化拓展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同时,加强立法队伍建设,地方立法能力水平持续提升。
  注重以良法促善治,紧扣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三个方面的地方立法权限,立足“小切口”、突出“有特色”、注重“高质量”,推进惠民立法、环保立法、弘德立法,使地方立法符合市情、特色鲜明、功效显著。
坚持围绕中心
助推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三新一高”要求,聚焦全市经济发展、重点领域、民生保障、法治建设,充分履行人大监督职能,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监督,有力推动党中央决策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落地落实。
  五年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务实监督,紧盯重点产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开展调研,先后6次组织省、市人大代表对49项重大项目建设开展视察,促进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围绕重点领域开展监督。全力助推脱贫攻坚,专题调研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工作,推动全市如期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调研,推动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生态环保方面,开展生态环保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国土绿化、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工作报告,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天水。
  围绕民生保障开展监督。着眼教育事业均衡发展、医疗养老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建设等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开展精准监督、专题调研,推动民生问题解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围绕法治建设开展监督。对28部法律法规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对《天水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加强监察司法监督。配合全国人大常委会、省人大常委会开展3项立法调研,受省人大常委会委托对11部法律法规进行执法检查、对32项工作开展调研。
坚持为民履职
保障代表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五年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适应新时代代表工作规律,坚持代表主体地位,完善代表工作机制,努力提供高质量服务保障,制定修订代表履职制度4项,组织开展代表活动48次,拓展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
  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着力提升代表履职能力,举办11期代表培训班和7期履职学习班,累计培训省、市、县区、乡镇人大代表2300多人次。搭建代表履职平台,组建市人大代表小组59个,邀请省、市人大代表342人次列席常委会会议,指导“人大代表之家(站)”规范化、常态化运行,组织代表参加调研视察、执法检查、扶贫验收等活动,召开经验交流暨表彰会,有效激发代表履职热情。提高建议办理质量,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代表提出的1096件建议已全部按期办理、答复完毕,办理效率、办理质量不断提高。
坚持聚力作风
推动依法履职能力持续提升

  五年来,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坚持政治引领、突出能力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倡导实干之风,以自身建设的新成效推动人大工作新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着力加强政治能力建设,抓实理论武装、抓实主题教育、抓实纪律作风,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高标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力加强履职能力建设,对22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开展跟踪监督,推进热点、难点、堵点问题解决,着力加强机关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常委会机关创建为全国文明单位。
  今年10月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坚决扛起非常时期责任,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实战贡献人大力量。
  站在新起点,承载新使命。市人大常委会将锚定目标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与时俱进谱新篇,坚定信心、奋力前行,团结一致、苦干实干,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天水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马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