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2 版:晚报十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千年古镇名碧口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1年12月21日    来源:天水晚报




  □张 杰


  这是一个古老的小镇,穿过古老的街巷,走过小桥流水,就似可以穿过幽深的岁月,探寻古镇所有旧时的记忆。当落日的余晖静静地照亮古镇,南山寺、土地庙、响浪寺和民国时的碧口公园,便一一闪亮了起来。
  古镇周边有连绵翠绿的茶园,有金色的稻田、缤纷的花朵和无数辛勤劳作的农人。正是这些祖祖辈辈耕作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奏响了古镇最动听的乐章。
  碧口也是一座移民的古镇。民国初年,有居民500户2000多人,除本地十几户张姓农民外,其余均为外来商族。据记载,当时此地商贾云集,每日商品交易额高达八九万元。
  这是一座融合了两种文明、两种文化的古镇,陕甘文化与巴蜀文化都被广泛认同和接纳,这便也形成了古镇人达观、开放的性格特征。
  走进碧口,你会感受到这里与众不同的世界,尤其是当你走进剪子沟茶园时。这里的茶生于名镇秀水之间,得天地之精华,与日月同辉,与云雾为伴,呷一口茶汤下肚,自会让人体会到一种气度,一种心情。
  以茶开始每一天,以茶结束每一天,陇南人乐此不疲地重复着茶来茶去的作息规律。早餐时来一杯“早餐茶”;上午再忙,也得停顿十几分钟啜口“工休茶”;下班前又到了喝茶吃面点的时刻;回家后晚餐前再来一次有肉食冷盘的正式茶点;就寝前还少不了“告别茶”。还有名目繁多的茶宴、茶话会以及周末郊游的野餐茶会,花样百出。除了传统的茶,如今,陇南人还乐于在茶中添加鲜花、水果及名贵香料,配制成流行的花茶、果茶和香料茶,演绎出新的茶生活和茶文化。
  碧口古镇也产酒,水是山泉水,酿出的是纯粮好酒。红尘与酒从来都是难分难解,喝一口老酒,醉的是碧口古镇的绿水青山。
  碧口的饮食文化也影响了当地和周边地区百年之久,名冠陇南,享誉陕甘川。游山赏景累了,可以随时坐下来吃点什么。
  一定要来碗豆花面。豆花面是碧口古镇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名小吃,由手工豆花和手擀面或刀削面组成,再配上凉拌黄瓜、蒜片青椒、腌韭菜、凉拌萝卜干等小菜,美味可口。豆花面中的豆花,采用碧口当地产的土黄豆,经过清洗泡软发酵,然后磨浆、熬煮、过滤、点化而成。面是豌豆、玉米、小豆、红豆、荞麦、小麦等用至少两种面粉混合后手工制成,点制是用酸菜自然发酵带些微酸的浆水。用这种酸浆点的豆花,既没有石膏或卤水的苦涩,又比一般豆腐细嫩软绵,回味里还有丝丝独特的豆香。口感柔嫩爽滑,比一般的豆腐细嫩,但又比豆腐脑瓷实,完全无渣,入口即化。
  在碧口,一天的精气神就都在这碗面里了。
  碧口饮食不但讲究“色、香、味”,还讲究的是“滋、养、补”。油茶,米皮,面疙瘩,节节玉米面、黄豆面、荞麦面,“十大碗”等都是文县碧口人的传统美食。虽然听来平淡无奇,却深受当地群众和外来游客的喜爱,平淡中透着精致,朴素中泛着华美。
  日光暖暖地照,白龙江的水缓缓地流,千年的古镇碧口写满传奇和梦幻。时间的旅人们,你来,便完成一次对古镇最美好的构想。
  碧口镇原名碧峪口、碧霞口,位于陇南文县东南部,白龙江与白水交汇处。碧口与通渭县马营镇、永登县红城镇、华亭安口镇并称“甘肃四大名镇”。
  碧口是一座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古镇。从响浪村汉代墓群出土的铜器便传递了遥远的信息,两汉时期,氐羌少数民族已在这里居住,并以农牧业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