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即诗心
——评马茂斌儿童文学作品集《蹲在房顶的青蛙》
天水晚报
作者:王若冰
新闻 时间:2022年03月18日 来源:天水晚报
新书快评
今天是惊蛰,天气开始转暖。在这个万物复苏的日子里,我们举行马茂斌儿童文学作品集《蹲在房顶的青蛙》首发仪式,给这个特殊的日子又增添了一份喜气。首先,我在这儿对马茂斌童话故事集《蹲在房顶的青蛙》的出版表示祝贺。
武山和我的渊源是比较深的,2012年我在武山挂职半年,我的《渭河传》大概有三分之二是在武山写成的。再加上和武山县文联主席陈晓明的关系,这些年参加武山的文学活动也比较多。
武山文脉兴盛、文风浓厚,是全国“书画之乡”。就武山文学来说,早期的裴慎、裴正学父子的诗词,在全国也有很大的名气;后来的王鼎、杨璟、陈永恒、陈晓明、漆寨芳、包永庄等,每个阶段都有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作品。就天水各县来说,武山文学一直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是近年来,在武山文联营造的浓厚氛围的带动和影响下,唤醒了武山文学更年轻的一代,像吉晓武、丁维刚等,严格来讲,马茂斌虽然年龄上稍微大一点,但是对武山文学来说,也是一个新生的力量。
可能大家还不太了解,这几年武山的诗歌创作,人多、发表的作品也多,质量也很高,整体来讲在五县里边是最强的。前几年,几个武山的年轻诗人创办的《几分钟诗刊》,在省内外的诗歌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
在这样一种浓厚氛围的影响之下,马茂斌的出现也是顺理成章的。马茂斌儿童文学作品集《蹲在房顶的青蛙》的出版,不仅是武山文学的一个重大收获,也是天水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
我和茂斌是天水师专的同班同学。今天我来参加他的新书发布会,一半是因为文学的缘故,另外一半则是我和茂斌之间的私人关系。仔细回想起来,茂斌最早的作品,就是在《天水日报》副刊上发表的儿童文学作品。茂斌虽然已年近花甲,但通过我们平时的交流,我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天真烂漫的人,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许正是因为他长期从事儿童文学创作,使他始终保持了一种淳朴、善良的童趣、童心,所以我今天给他送了一幅字,写的就是“童心即诗心”。我们常说,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学作品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实际上,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作品也在开拓和提升作家本身。正因为茂斌一直都保持有一颗纯真的童心,才使他能够写出这部童话故事集;另一方面,这个作品的出现,也是和茂斌的为人处世、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认知有关系的。所以说,作家在写作品,作品也在塑造作家。
翻阅马茂斌的《蹲在房顶的青蛙》这部作品,我有几点切身的感受:
第一,写作一定要真诚。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如果你没有一颗纯朴、善良、童真的心,是写不出这种童真的情趣的。从这本书里,我看见了茂斌的为人处世和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认知。实际上能感动人的作品,往往作品和作家的情感、精神、生命是同步的。
第二,创作一定要多元。尤其是现在的一些年轻的写作者,一定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的创作。据我所知,我们武山县还有一个儿童文学协会,在县一级成立儿童文学协会,在全省可能也是极为罕见的,这是天水文学的一个亮点。就茂斌来说,散文、诗歌都写过,但就他目前的创作来说,这本书的分量是最重的。大家一定不要小瞧儿童文学,现在真正有潜力、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文学作品,是儿童文学。
第三,积极介入网络写作。年前我参加全国第十次作代会,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网络文学创作,他在讲话中把网络作家提得很高。甘肃文学在网络写作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所以我觉得,在新媒体时代,作为基层写作者,要主动适应文学传播方式和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如果有写作能力的话,不妨介入网络写作。总而言之,希望大家把眼界放宽,积极尝试各种写作,努力创作出自己的精品佳作。
(《蹲在房顶的青蛙》,马茂斌著,2021年12月由团结出版社出版)
书香天水 全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