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5 版:晚报十五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榆树的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3月18日    来源:天水晚报



  □陈秀娟

草木谱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作为乡土树种,榆树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各地广泛分布,跟人们相守已3000多年。
  《诗经》中有语:“山有枢,隰(xí)有榆。”其中的“枢”“榆”都是榆树家族的成员,“枢”是枝条上布满利刺的刺榆,而“榆”就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榆树。
  “满园植葵藿,绕屋树桑榆”,古人很早就在庭前屋后种植桑树、榆树。早春时节,桑叶尚未展露时,榆树的嫩叶可拿来先哄饱蚕宝宝的肚子。桑树+榆树的种植组合如此常见,“桑榆”一词便被人们用来描述黄昏时夕阳照射在桑榆树梢上的景象,后来又转指夕阳、黄昏以及人的晚年,也说成“桑榆晚景”。
  汉代时,榆树走出庭院,被作为防护林广泛栽种,形成“秦汉故塞,其地皆榆”的盛况。我国陕西北部的“榆林市”,就是因历代多种榆树而得名。
  不过,榆树在历史上“最尊贵”的身份,是作为汉天子的“社木”,也就是国树。据《汉书》记载,汉高祖以榆树为社神,为国为民祈福。
  而今,城市绿化树种基本告别了“杨柳榆槐椿”一统天下的时代,榆树也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仅在老旧小区、公园、郊野等处可见,却时常还牵绊着人们的情愫。

榆树花
像花儿一样的榆钱果
》》》
本版特邀主持:花间
幼嫩的榆钱
  吃榆钱时,你吃的是什么
  提到榆树,很多人的记忆可能跟榆钱有关——小时候爬树大把大把地捋榆钱吃,或是妈妈蒸的榆钱团子,抑或是小学课本里诱人的《榆钱饭》……无论哪种吃法,细细嚼,榆钱淡淡的甜香,都像极了春天的味道。
  不过,我们吃榆钱,也就是尝尝鲜,解解馋;老人们会忍不住念叨,在以往的饥荒年代,榆钱可真是珍贵如钱、是救命的食粮呢。最差的年景,不光榆钱,就连榆树的叶子和坚韧难以下咽的树皮,都被人们蒸煮一番,拿来填饱肚皮。
  话说回来,在吃榆钱时,不知你想过没有,你吃的究竟是榆树的什么部位?花吗?
  不是,吃榆钱时,你也没见小“铜钱”上到处是雌雄蕊吧!
  难道是叶子?
  也不是!暮春时,榆树会在榆钱旁边长出正经的叶子啊——浓绿色,椭圆形,叶脉清晰,叶子边缘是让人印象深刻的锯齿。
  不卖关子了,其实,榆钱的真实身份是榆树的果实。圆溜溜的榆钱,边缘薄,中间鼓,因形似古代的铜钱而得名。有意思的是,汉代时,国家铸造的一种叫作“小半两”的小钱,又因形似榆钱而称为“榆荚半两”。“榆荚”是榆钱在当时的称呼,“半两”说的是钱小且轻,重不足一克,直径不足一厘米,跟榆钱神似。
  榆钱是一种翅果,薄而圆的部分,是种子的翅膀。种子成熟后,榆钱也一改当初的水嫩浓绿模样,变得枯黄而轻盈。春风掠过,榆钱便搭着风的便车,“扑闪”着翅膀,载着种子飞向远方寻找新家。
小“榆花”的大智慧
  说起来还挺让人心疼的:榆树跟人类关系密切,却也是一种非常没有存在感的树。每年春天,也就结榆钱时,模样朴素的榆树才会获取路人的片刻关注。
  按理说,作为被子植物,榆树应该是先开花、后结果的。可是,说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惊诧:榆树什么时候开过花?榆树花又是啥模样?
  跟杨树、玉兰等类似,榆树也非常勤劳,前一年的夏秋时节,花芽就在叶腋预备好了。冬日,树叶被寒风收缴一空后,一颗颗小黑豆似的花芽才在枝条上显露出来。
  榆树的花芽是鳞芽,裹着很多层鳞片当棉被,防水又御寒。
  花芽睡觉很轻,“春日风暖榆先知”,过了雨水节气,芽苞就像被春风和走高的气温吹起的气球,一天天鼓胀起来。
  榆树花极其低调,盛开后,小如指肚,即使开得“满树繁花”,也无法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那些跟榆树常年相伴的人却从未发现过榆树花,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你也可别因此就小看榆树花,人家小身材却有大智慧。
  榆树的小花是两性花,雌蕊和雄蕊挤在如此狭小的空间里,如何避免自花授粉、近亲繁殖呢?
  别担心!空间上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从时间上想办法——榆树花的雌雄蕊机智地选择了错峰上下班(专业名称叫“雌雄异熟”),不给自家兄弟姊妹结合的机会。
  先是雄蕊上岗。初开的榆树花,支棱着一脑袋的花药,大模样活像一个个放大版的病毒。待花粉成熟时,花药迅疾裂开,春风护送着海量的“新郎”(雄蕊的花粉),去方圆几里的其他榆树上寻找“新娘”(雌蕊的柱头)。榆树花没有花瓣,此时枝条上的叶子也尚未萌出,花粉从一朵花、一棵树上飞进飞出,畅通无阻。
  待花粉散尽后,雄蕊便功成身退,蜷缩在一旁,这时就轮到雌蕊上岗了。
  雌蕊是柔嫩的绿色,有2个合抱的柱头,它们拿到接力棒后,连忙伸着懒腰拱出了萼片。
  有趣的是,榆树花的柱头毛茸茸的。天气渐暖,柱头还需要穿着毛衣保暖吗?非也。天地辽阔,从远处飘来的花粉颗粒却小如尘埃,柱头是要用毛乎乎的小抓手,抓牢空气中飘飞的花粉,给自己觅个“如意郎君”呢。
榆树花“变形记”
  接下来,我们让时光快进。
  雌蕊找到“新郎”后,便将柱头又慢慢收拢,安心地孕育下一代。
  此时,藏在花萼里的子房也在逐渐膨大,胚珠在两个“小抓手”(心皮)的交界处发育成种子。而那两个毛茸茸的柱头呢,也没闲着,它们逐渐化为了果实的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吃榆钱时,会感觉它头上的缺口里总带些茸毛。
  果实(榆钱)孕育的过程,也是雌蕊的体型发生巨变的过程:从一开始包藏在萼片里的匀称苗条,逐渐膨胀成碾压萼片和雄蕊的球形身材。还好,果实界并不“以瘦为美”。
  随着翅果膨大,雌蕊柱头上原先的裂口基本愈合在了一起,看起来不禁有人生循环往复之感: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谢幕,裂口经历了合-开-合的历程,完成了各个阶段的使命,也可谓是“榆生圆满”。
  最后,奉上一张榆钱结构的标注图,等你吃榆钱的时候,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吃的究竟是什么。
  同时,也隔了时空,帮“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给“老饕”们提个醒:榆钱好吃但不可贪多——因为“豆重榆瞑”。就是说,多吃豆子会让人发胖,多食榆钱会令人神昏不清醒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