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韭飘香
天水晚报
作者:陆漪
新闻 时间:2022年04月27日 来源:天水晚报
□陆 漪
春风吹起,在泥土里猫藏了一冬的韭芽,终于经不住暖阳的诱惑和驱使,顶着露珠悄悄破土而出了。
韭菜是最普通的蔬菜,它适应性很强,不择土壤、不选地形,田边地角只要有巴掌大的一块地,都能看到蓬勃生长的韭菜,撒下种子个把月后就能端上餐桌。韭菜的生命力很强大,不管割下的根茎是长是短,总会越割越旺,越长越粗。有经验的农户采割时,会把韭菜排列成阶梯式,一层是刚割完的茬口,一层是生长了二三指的嫩绿,还有一层是葱葱郁郁的青绿,这样合理安排,韭菜就一直都能供上。
“正月葱,二月韭。”生长在田野里的春韭是美丽的风景,走上餐桌就变成了可口的美食。“春初早韭,秋末晚菘”,春韭曾被古人赞美为味道最好的蔬菜。韭菜在厨房中属于百搭菜,相容性强,无论是肉菜、素菜还是海鲜,它都能和搭档默契配合;不管是凉拌、热炒,还是做成馅,它都能顺其自然,发挥自身优势,增加菜肴的美味,诱惑着无数人的舌尖。
记得小时候,母亲会用一双巧手做出许多花样的韭菜美食,韭菜炒鸡蛋、韭菜炒豆腐、韭菜盒子、韭菜饺子等。我最喜欢的还是韭菜炒鸡蛋,在烧热的油锅中倒入拌匀的蛋液,只听得一连几声“嗤嗤嗤”,那沉在锅底的蛋液就像蘑菇云一样升腾起来,待其全部凝固,再用铁铲划成块,倒入鲜嫩的春韭,加适量的盐翻炒几下便可出锅。金灿灿的鸡蛋与翠绿的韭菜相间,那股鲜香味儿弥漫开来,大快朵颐的食欲油然而生。难怪文坛老饕汪曾祺在呼伦贝尔草原体验生活时,看到黄色的小花铺满草原,绿草几乎尽数被盖在黄色的花海之下时,顿时兴起做了一首打油诗:“草原的花真好看,好像韭菜炒鸡蛋。”听得人不禁捧腹,却也可见此菜是多么的诱人。
韭菜有着很多对人身体有益的营养物质,矿物质含量丰富,同时又有十分广泛的药用价值。中医认为,韭菜有补虚、调和腑脏、解毒化瘀、补肝气、暖腰膝等多种疗效。国人食韭的历史也很悠久,《尚书》中就有“正月囿有韭”的记述,说明韭菜栽培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韭菜,因只种一次即可剪而复生,生生不息,故又名长生草、懒人菜。《说文解字》释曰:“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古人很早就有用春韭祭祀的习俗,《诗经》有“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之说,《礼记》也称“庶人春荐韭”,都是说用二月初的春韭或羊羔祭祖,最为尊贵。
春韭,不但寻常百姓喜欢,历代文人墨客也是青眼有加。颠沛流离的杜甫为了招待久别重逢的故友,“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能把平淡生活过成诗的大文豪苏轼写过“蓼茸蒿笋试春盘”,也写过“青蒿黄韭试春盘”,他饶有兴致地吃着青蒿、春韭、蓼芽,发出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感叹。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在《四时苦乐歌》中写道:“春韭满园随意剪,腊醅半瓮邀人酌。”他最贪恋的,莫过于剪取满园春韭做成佳肴,邀酌刚开坛的半瓮腊酒。韭菜入诗,亦能入画,潘天寿的指墨画《好友相晤图》,春雨芭蕉之下,两好友相对而坐,“剪韭共加餐”,其意蕴充满无限的情味。
春韭,是大自然的馈赠。春韭的鲜,是时令的安排,它把默默忍受严寒洗礼中蓄积的能量全部奉献给了明媚的春天,成了我们盘中的清素美味,而其中也蕴含着诸多的人生况味,真是最喜春来韭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