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16 版:晚报十六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向陌生人求助

应成未成年人必备技能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4月27日    来源:天水晚报



  □苑广阔

  前些日子,海口市民陈女士的女儿独自乘公交车后失联。经多方努力,一位公交司机终于发现孩子,并立即上报并通知陈女士将女儿接回了家。
  这算是虚惊一场,在让人感到欣慰的同时,从孩子失联到找回过程中的一个细节,也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丢失的孩子在独自乘坐公交车迷路以后,在四小时内换乘了五趟公交车,她显然是想尽快找到正确的路线,但是最终却和正确的路线越来越偏离。
  13岁的小女孩在失联的四个多小时里,一旦遇到居心叵测、不怀好意的人,后果真不堪设想。
  单独出行时迷路的情况很常见,问题在于迷路以后,孩子应该如何积极主动地向外界求助,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否则,就会像这次走丢的小女孩一样,在慌乱中越走越远。发现自己迷路,并且频繁更换公交车,希望找回正确路线的时候,其实她有很多次向公交车司机或是同车乘客求助的机会,但是她却一次都没有开口,最终才导致家人报警。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意外是一种幸运,也更能说明,在遇到困难、陷入困境的时候,能够积极主动地向陌生人求助,应该成为未成年人必须拥有的能力,也应该是一种必备的素质。这种素质的习得,需要父母、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引导、教育和培养。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在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积极主动地向陌生人求助;作为老师,应该引导孩子可以向什么样的人求助、怎样向别人提出求助等。
  依然以此次事件为例,在小女孩迷路之后,她可以求助的人很多,但是向公交车司机求助,就远好于向同车乘客求助,这是需要大人告诉孩子的。如果更换场景,孩子不是在公交车上迷路,而是在一些公共场所迷路,那么向警察、银行工作人员、电影院工作人员等求助,就要好于向路人求助,这些细节和技巧,都是需要我们教会孩子的。
  几年前,为了防备未成年人走失,包括银行在内的很多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了一项运动,就是主动接纳迷路未成人的求助。这实际上也是引导和鼓励孩子,要懂得向陌生人求助。所以,作为父母,应该把这项教育纳入家庭教育的范畴,而作为学校和老师,则应该将其纳入学校教育的范畴,让其成为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