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9 版:晚报九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

我市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2年06月15日    来源:天水晚报

  本报讯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从5月初开始,我市紧紧围绕“连接现代生活 绽放迷人光彩”这一主题,举办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本次系列宣传活动从5月初拉开序幕,活动以网络宣传和现场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各县区举办了交流座谈会、现场展示展演、非遗项目展览等线上线下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共计47项。其中,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7场、非遗展演展示活动7场、线上线下非遗影像展7场、非遗进景区、进学校、进社区活动26场。
  活动期间,天水市博物馆“汉服里的中国——着汉服 拜人祖”感受非遗祭典线上直播活动,展示了天水悠久的历史文化。武山县举办的“十有”非遗展,向广大市民呈现了近150件非遗实物作品。特别是在端午佳节,央视新闻走进甘肃武山滩歌镇,直播国家级非遗项目武山旋鼓舞的表演活动,对宣传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各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活动”现场,原生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纷纷亮相。演出有秦安小曲、张家川花儿、秦州小曲、甘谷小曲等民间音乐演唱,有武山旋鼓舞、清水木人摔跤民俗表演及麦积潘氏家族拳传统体育表演等,演员用艺术表演的形式,让市民零距离接触传统艺术的魅力,大开眼界。同时也唤醒了人们记忆中的风景,追寻到传统文化的源头,更让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为充分发挥非遗项目融入性、展示互动性、活动代入感,充分满足游客在旅游当中的感知娱乐愿望,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让非遗魅力成为激发我市文化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我市组织了非遗传承人进景区、进校园开展宣传展示活动。
  通过一系列活动,为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进一步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大力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对进一步坚守民族之魂、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都具有重要意义。           (文宣)

  央视新闻直播国家级非遗项目武山旋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