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书写光影里的大美甘谷□杨岁虎
天水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2年11月07日 来源:天水晚报


前不久,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李春的摄影作品《我的家乡甘谷》在第22届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中展出,这也是继2020年全国政协“委员眼中的中国”摄影展之后,李春的摄影作品又一次在大型摄影盛会上展出。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被誉为“国际摄影师展示自己的珍贵舞台”,22年来,累计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余名摄影师的作品参展,吸引了海内外数百万游客观展。
李春的摄影作品《我的家乡甘谷》,拍摄于甘谷县天马山烽火台。当晚霞映照在大像山时,光影恰好呈现在大像山山脊上,加之左右两边阴影的映衬,大像山石窟的奇与险、柔与美、静与动,在红瓦白墙、黄绿交织中凸显出来,这道别有特色的光带,构成了甘谷大像山石窟光影的世界。
清瘦干练的李春笑声爽朗:“这么多年,我就干了一件事:宣传——宣传甘谷。从宣传口的工作岗位,到退休后的自媒体,30多年来,我一直在做的事就是宣传甘谷。”
青年时期的李春,从甘谷县委报道组负责宣传工作开始,始终奋斗在新闻宣传的工作岗位上,身为甘谷县政协委员,他撰写了很多优秀的论文并获奖。在职期间,他利用下乡工作的机会,了解和采访当地民风民俗、传奇故事、村名由来等文史资料,为家乡拍摄了大量具有甘谷特色的秧歌、社火、龙灯、古树、古建筑等方面的珍贵照片。《天水名山》《天水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天水石窟文化》《天水扶贫开发30年》等资料中,都采用了大量他的文章和图片。由李春组织编写的《甘谷历史文化大观》《甘谷石窟文化》两本文史资料,更是受到了甘谷县社会各界的赞扬和好评。
退休后的李春开办了一个名为“图说甘谷”公众号,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甘谷。多年来,他采访和拍摄了大量甘谷境内的历史文化遗址,他尤其对古堡、烽火台感兴趣。这些传说故事和视频、照片,在“图说甘谷”公众号上发布之后,引来不少人的关注和赞誉。他创作的《甘肃甘谷:人民币上的渭河三号桥》,被各大网站转载,浏览量超30万,人民币收藏家潘星先生看到图文后,还专程从南京来到甘谷考察渭河三号桥,并与“人民币景点”合影留念。
除了摄影作品的出众,李春的文字功底也不弱。他创作的《甘谷石鼓山》《千古一槐》《中岔堡子》《甘谷古龙槐》《靴子坪上祭姜维》等多篇文章,都配上自己的摄影作品在报纸刊物上发表,极受读者欢迎。
身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李春拍摄了大量优秀的摄影作品,近年来他的作品接连入选全国和省市大型摄影展,既让更多人了解了李春和他的故乡甘谷,也让李春自己收获了许多的赞誉。但外人不知道的是,在这些出色的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李春有着怎样的付出。
在拍摄甘谷的堡子时,有一次李春独自爬上了黄羊堡堡墙,因为全心只顾着拍摄,他一脚踩空,不慎从5米多高的堡墙上摔下,扑倒在酸刺丛中,全身被酸刺刺伤,相机摔坏了,录音笔找不到了,在地上坐了一个多小时,他才挣扎着起身下了山。为了更好地拍摄“甘谷古堡”系列照片,他又购买了无人机,自学操作技巧。现在,他已拍摄照片的古堡超200多个,烽火台也有10多个。在拍摄过程中,他还撰写了学术论文《甘谷古堡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研究》,列入了2018年甘谷县科技项目。
李春还是一位关注公益事业的热心人,他先后参加了阳光公益、大爱无疆等公益组织。退休后,他还积极参加中长跑俱乐部、甘谷县摄影家协会、体育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在“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中再一次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李春摄影作品《我的家乡甘谷》
李春,曾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予三等功,是天水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市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先进个人,市网络宣传先进个人,甘谷县双拥工作先进个人、连续四届甘谷县优秀政协委员。但每当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他更愿意说自己是——摄影师李春。
风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