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光:为国家工程设计蓝图的人□杨岁虎
天水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2月06日 来源:天水晚报
1962年参加工作后,王明光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兰化公司的各项工程设计工作。兰化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由苏联援建的特大型化工联合企业,主要有化肥厂、橡胶厂、有机厂、化纤厂、塑料厂、机械厂、动力厂等。王明光在化肥厂扩建工程中主要负责专业设计工作,历时四年多,把原年产5万吨合成氨及加工产品的工厂规模,逐步扩建至年产合成氨30万吨及加工产品的大型化肥工厂。1966年,化工部开始面向全国下达工厂建设任务,王明光也快速投入到各类工程项目的设计工作中,从当年到1982年,他先后参与了陕西兴平化肥厂、甘肃刘家峡化肥厂、山东鲁南化肥厂、安徽维尼纶厂、兰州维尼纶厂、山东胜利石化总厂第二化肥厂等多个工厂的设计工作。这些工厂先后建成投产,为全国的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化肥资源,也为各地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当自己参与设计的蓝图变成了现实,当一座座工厂建成并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时,一种为国奉献的豪情便油然升起,不亦乐乎!”王老先生说。
设计工作是工程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设计质量决定将来工厂建设的质量,也决定工厂投产后能否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因此设计工作直接关系到能否多快好省地搞好工业建设。王明光说:“工程设计必须重视团结协作,它是一项繁杂的综合性工作,会涉及到很多个专业,各专业只有在统一领导下互相密切配合,才能设计出优质的成品。其次要不断进取,虚心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尤其对国外引进装置要彻底搞清楚并消化吸收,洋为中用,不断提高设计水平,积累设计经验。此外,搞好设计工作必须重视实践的重要性。开展一项工程设计之前,首先必须要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吸取经验教训,把成熟的经验和先进的技术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更要亲临工地,密切配合施工,解决问题,才能保证工程的进度和质量;施工完成后,要到现场参加工程验收和试车工作,发现问题与厂方一起研究解决,直至能生产出合格的工业产品。”
作为专业负责人,数十年间,王明光参加了兰化公司及全国各地各类石油化工企业设计工程30余项,也涉及到援外工程及国外引进装置的配套项目,建厂地区涉及全国12省市,他个人先后荣获了“优秀科技工作者”及“工作25年成绩显著”等特别表彰。
在开展大规模工业建设时期,各个设计单位都缺乏实用标准和规范。为适应工作需要,1978年后,王明光除参加设计工作外,奉调逐渐将工作重心转向了研究和编制设计工作中需要的各种标准和规范等。王明光先后完成设计院、化工部及总公司下达的规范编制任务10余项,其中有三项荣获“化工部设计基础工作优秀项目奖”。
一边实干,另一边王明光也埋头学术,经常积极参与中国建筑学会、甘肃省科技协会等组织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发表了多篇技术论文,其中《石油化工企业供热系统节能改造的途径与措施》《循环流化床锅炉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等在业界引发了热烈反响。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家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工业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物排放大户,更受到环保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关注,新建工厂之前环保部门要求首先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即首先要搞清当地的污染现状及环境容量,其次要详细说明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物种类、数量及采取的治理措施,直至满足规定的标准后才能向外排放,最终确定新工厂建设选址的合理性,环保不合格的一票否决,不准建厂。为此,1988年,王明光所在的设计院成立了环保设计实验室,王明光被选调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在近十年的工作中,由他担任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各地大中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8项,其中包括兰化公司大化肥工厂及60万吨乙烯工程、乌鲁木齐石化总厂二化肥工程、“九·五”改扩建工程等。他本人也多次受邀参与外地建设工程环评项目的评审工作。
工作近40年,王明光先生书写了不凡的人生。春节期间回到故乡甘谷,年逾八旬的先生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了解先生的经历后,大家都感慨:真是一位令我们敬仰的前辈!
◥1939年出生于甘谷的王明光,1957年通过高考进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原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学制五年。196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地处兰州的化学工业部第五设计院工作。
◥在该院工作近40年,王明光从技术员工作干起,1965年任专业负责人,1981年升任工程师,1985年任主任工程师,1987年任热能动力专业高级工程师,1990年后又任环境保护专业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