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8 版:晚报八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母亲的“岁朝清供”

□王国梁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3年02月06日    来源:天水晚报
  春节前,母亲买来几盆花草,有水仙、蟹爪兰、风信子等,虽不是什么奇花异草,却给家里带来了一股清新之气。母亲笑着说:“现在条件好了,过年有这么多花可看,多喜庆!”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年过年时都特别重视家中的摆设,必定要在屋内案头摆上点好看的东西,就是所谓“岁朝清供”。其实母亲并不知道“岁朝清供”这个词,我也觉得岁朝清供是文人雅士们为增添雅趣所做的事,不过母亲天生有一颗诗心,这与有没有文化无关,只与对生活的热爱有关。热爱生活的人,总是想方设法让环境更美一点,让心境更清雅一些。
  我小的时候,家里的房子很破旧。每年扫尘日,母亲都会指挥我们把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屋子干净了,再装饰点好看的花草就更好了。可是北方的冬天,到哪里找花草?况且屋子里那么冷,即使有也长不好。
  不过母亲总有办法。我家的里屋有一张大柜子,正对着门,一进屋首先看到的就是那张枣红色的大柜子。柜子很旧,漆痕斑驳,母亲每天都会把它擦得一尘不染。柜子上平时摆着些常用的家什,到过年时母亲就把柜子上收拾干净,摆上一盆长出一截绿苗苗的蒜。蒜这东西发了芽很好养,天冷它也不怕,照样长得生机勃勃。
  那盆绿油油的蒜苗,给简陋的屋子带来无限生机。大家来拜年时都说:“瞧这绿油油的蒜苗,看着好像春天都来了。”母亲也笑呵呵地说:“春天可不就要来了嘛,马上就打春了!”柜子背后的墙壁贴了一张年画,但还是显得空荡荡的,后来母亲便把红辣椒穿成一串,挂在墙壁上,仿佛一条红项链与绿蒜苗相映成趣,更是好看。
  后来有一年,家里条件好了,母亲养了一盆水仙,可大概是因为冷,水仙长得不太好,她便又搬出蒜苗来当“岁朝清供”。母亲说:“还是这玩意好养,看着水灵灵的,有欢实劲儿,让人觉得日子过得都有奔头了。”母亲真是完全领悟了“岁朝清供”的意义——营造美好的意境,带给自己精神上的滋养。
  还有一年,母亲不知从哪淘来一只漂亮的酒瓶,白瓷瓶身上有雪落梅花的图案。她把这只瓷瓶摆在柜子上,姐姐立刻找来几根造型不错的枯树枝插进去,还在枯枝上缀了圆溜溜的红塑料珠子。母亲对姐姐的“作品”非常满意,觉得她青出于蓝。
  后来我看汪曾祺的散文《岁朝清供》:“穷家过年,也要有一点颜色。很多人家养一盆青蒜。这也算代替水仙了吧。或用大萝卜一个,削去尾,挖去肉,空壳内种蒜,铁丝为箍,以线挂在朝阳的窗下,蒜叶碧绿,萝卜皮通红,萝卜缨翻卷上来,也颇悦目。”我读着这样的文字觉得特别亲切,那场景如在眼前。看来,世上有很多像母亲一样的人,用巧手和慧心把生活过成了诗。
  如今日子越过越好,母亲的“岁朝清供”也越来越丰富,这里有母亲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花园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