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 园区生产忙
天水晚报
作者:
新闻 时间:2023年02月16日 来源:天水晚报
平整、耕地、育苗、种菜……近日,记者来到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现,很多驻园企业的种植户已开始抢农时、忙春耕,为新一年的丰产增收奋力跑好“第一棒”,一幅幅人勤春早的园间美景图也随之悄然铺开。
“农时不等人,得抓紧干。”立春刚过,按捺不住性子的高琴芳便开始每天“泡”在大棚里。作为园区天水新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她的一颗心始终拴在基地的12座大棚上。“这个棚里的辣椒育苗盘已经备好了,该洒盘了。”“脆瓜已经出苗了,需要浇点水。”有着十几年育苗经验的高琴芳显然已是行家里手,她一边熟练侍弄着不同的育苗盘,一边与同事交流着种苗的培育状况。
“苗好半成收”,优质壮苗是蔬菜健康成长的基础,高琴芳向记者介绍,基地培育的这些种苗抗病性好、根系发达、成活率高,能有效节约种植户的育苗成本,很受欢迎。目前大棚里培育的大多是政府扶贫项目、农业企业或农户的“定制”苗,幼苗长到“两叶一心”就可以移苗,等到“四叶一心”就可以给客户供苗。
同属于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基地内,也是一派火热的春耕景象,十几个来自周边村子的务工人员正用铁锹平整着棚里的土地,为新一茬的播种做准备。来自中滩镇渠刘村的刘应新一边拿着铁锹,熟练地将眼前地面上的蔬菜残叶推到一起,再将土块铲平、拍碎,一边告诉记者,基地有59个大棚,目前已经平整了30多个,等全部平整完,就开始施肥、压膜等工序,大概四月就可以定植。
据天水神州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负责人丁耀宏介绍,公司专业从事航天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制种、推广及产业化开发,着重抓培育成功的航天蔬菜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和成果转化,已在国内25个省区建立了试验示范基地(点)183处,育成新品种已推广应用到28个省区,累计推广289万亩,实现农业产值110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3亿元。
近年来,天水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快速发展,不但示范带动了周边农户发展经济果蔬,还吸纳周边乡镇农民约2000余人到园区固定就业,3000多人流动就业,增加农户收入。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