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志强:用收藏记录家乡文化
天水晚报
作者:阎虎林
新闻 时间:2023年02月16日 来源:天水晚报
□阎虎林
秦砖汉瓦,诉说着岁月的流年;明居清瓷,辉映着历史的积淀。在那些古巷老屋里,在那些古树旧物间,记忆又何曾消失?在时光中捡拾天水文化记忆的贺志强,眼里都是对家乡文化的眷恋。
贺志强二十岁就跑到湖南邵阳经销水晶石眼镜,从而掘得了其人生第一桶金。此后又把天水的药材柴胡、茯苓销往广东,把半夏、苹果运到四川出售。多年的资金积累,也为他后来的收藏奠定了基础。
如今,贺志强居住在伏羲城附近的一座四层院落里,他收藏的字画、家具、古玩,无论数量还是品质上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只要说起收藏,贺志强就来了精神,说上半天而不觉得半点累。
贺志强和收藏结缘来自一次偶然的机会,他陪喜欢字画的表弟去董晴野先生处,结果两人成了忘年交,贺志强很是钦佩这位从风雨中一路走来的老艺术家。董晴野先生是天水近百年来颇具影响力的传统文人之一,其诗、书、画、印、雕塑、古琴均具有极高的水准。董晴野曾长期在麦积山文物管理所工作,为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弘扬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007年,大病初愈的贺志强听说有几个外地人来到天水,专门收购董晴野先生的字画。为了不让董晴野的字画流落外地,他就让家人和朋友搀扶着他,上门去看作品、谈价钱。后来他还把自己收藏的部分物件出手,甚至变卖房产所得投入到收藏之中。
2012年董晴野在北京住院时,贺志强专门去陪同董老聊天谈心,这一陪就是一个月。回来后,贺志强在天水举办董晴野先生书画展,参观者络绎不绝。十余年来,不少收藏者想以高价收购贺志强手里的董晴野字画,但贺志强不为所动。董老的作品,只要收到了他的手里,那肯定只收进而不卖出。
目前他收藏的董老作品涵盖了董老从1949年到2012年去世不同时期的作品,有四尺整张、斗方、单条、小品,内容有山水、花卉,展示了董老各个时期作品的艺术魅力。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天水建一个董晴野艺术研究中心,他自愿无偿捐赠出收藏的所有作品,让董晴野的艺术光辉照亮古城天水的艺术空间。
董晴野先生的书画作品是贺志强收藏中的重要部分,而明清家具也是贺志强收藏的一大亮点。贺志强收藏的明清家具,从方桌、条几、卷桌、卷头案、椅子、板凳、门窗甚至木鱼,可以说是门类齐全,许多不仅是精品,还有一些是孤品和绝品。
最初贺志强收拾旧家具是为了点缀一下家里的环境,营造一点怀旧氛围。但当他细细审视旧家具上那些精美的图案和雕刻时,就被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深深吸引了。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民居散落在古城的各个角落,那些文化名人的故居建筑大都布局独特、错落有致,从大门、房屋、家具等各方面的构造上都是巧夺天工、匠心独具,无不反映出天水建筑文化的独特魅力。贺志强虽然涉及家具收藏行业时间较短,但他感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却并不轻松,他觉得每留住一件天水的家具精品,就是自己对古城所做的一件有益的事情。
在贺志强的藏品里,不仅有天水的家具精品,还有一些外地的家具精品。贺志强最喜欢自己收藏的家具有两个半圆、清中期黄羊木镶嵌、核桃木圆桌、大柜等物件。贺志强有一件明代压花皮箱,除了底部之外,其余五面皆有图案,上面不仅有佛手等花卉,更让人称奇的是伏羲身穿豹皮,脚踩一条蛟龙,两边有五个人手持柳枝的图案,这对于研究伏羲文化有着一定的价值和意义。黄羊木镶嵌大书柜除了两边的八仙人物外,还有四幅故事,人物有大人小孩共十八人,表现的是孩子们玩耍的场面。金丝楠木的熏炉,是贺志强的最爱,盖子为田田的荷叶,顶部有一只可爱的小狮子,炉身为仿西周青铜器的图案,三只脚为虎头虎爪,十分逼真。还有一件清中期四扇屏风,双面工,上面的图案有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中间为青铜器博古,下为高浮雕五福捧寿,雕工十分精美,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巧匠的智慧和高超技艺。
贺志强从2010年开始收藏古家具,起步并不早。在他收藏的一百多件大大小小的家具中,明代楠木熏炉、清中期核桃木圆桌、黄杨木镶嵌大柜、明代压花皮箱等,都是他收藏的精品和珍品。
贺志强收藏的董晴野先生的书画、明清家具是其收藏的亮点,但他收藏的杂项也是不容忽视的内容。银圆、玉器、银器、铜镜、水烟锅等器物也是种类丰富,贺志强收藏的杂项不杂,其精致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贺志强收藏杂项来自一次偶然的机遇,有一次他去秦州区汪川镇大吕村收购药材,看到人家家里有一个清晚期冬瓜形珐琅彩银手炉,十分喜欢,看来看去爱不释手,主人见他喜欢,也就答应让他拿走,当时是按银价买的,后来有人想高价收购,被贺志强婉拒。他觉得,一个人和一件器物的相遇是缘分。
贺志强收藏的玉器有明代羊脂玉琉璃闹灵芝,唐代和田玉扇坠,战国到清代的铜镜等三十来件,寿山石更是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有一个三只猴子的笔洗,其中并排而坐的两只左边的双手捂着耳朵,右边的双手堵着嘴,另外的一只双手捂着眼睛,贺志强说这叫“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可谓形象至极。
贺志强不仅是一个文化的传承者,也是一个文化的传播者,他认为,随着时光的推移和流失,物质的东西终会消失,唯有文化的精神会流传千古,而他,只做着自己能够做的事。如果能为天水这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一点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他最大的愿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