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5 版:晚报五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年味里的书香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2月17日    来源:天水晚报

  □韦耀武

  腊月二十八,我站在书店里,望着满架子的新书,竟有些恍惚。记得小时候,父亲总爱在春节将近时带我去书店,说“买几本书当年货”。那时觉得奇怪,书怎么能当年货呢?可父亲总说:“书里有年味。”
  父亲是个中学语文老师,每到过年,他都会精心挑选几本书带回家。有时是《红楼梦》,有时是《史记》,有时是《朱自清散文选》。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父亲会翻开书页,给我们读上一段。炉火映着书页,字里行间仿佛都染上了温暖的光。
  记得有一年,父亲带回一本《汪曾祺散文集》。大年初一,他泡了一壶茶,翻开书页,给我们读《端午的鸭蛋》。父亲的声音温润,像冬日里的暖阳。读到“高邮咸鸭蛋的蛋黄是红的,像一轮小小的太阳”时,母亲正好端来一盘咸鸭蛋,蛋黄红彤彤的,可不就像书里说的那样。那一刻,书香与年味在屋子里交织,成了最温暖的记忆。
  后来我离家求学,每年春节回家,行李箱里总要塞几本书。有一年带回了《红楼梦》,父亲见了,眼睛一亮,说:“这书好,咱们爷俩可以一起读。”于是,那个春节,我们常常在午后坐在院子里,一人捧着一本《红楼梦》,读到有趣处便相视一笑。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丫洒在书页上,斑驳的光影里,仿佛能看到时光在字里行间流淌。
  去年春节,父亲的身体不太好。我特意带了一本《朱自清散文选》回家,记得这是他最爱读的书。除夕夜,我坐在父亲床边,翻开书页,给他读《背影》。读到“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身着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时,父亲的眼角有泪光闪动。我知道,他一定是想起了什么。
  今年,我又站在书店里,手指轻轻抚过书脊。忽然明白,父亲说的“书里有年味”是什么意思。书里不仅有文字,还有记忆,有温情,有传承。就像年夜饭里的每一道菜都有它的故事,每一本书也都有它的温度。
  我选了几本书,准备带回家。有《红楼梦》,因为那是父亲最爱的书;有《汪曾祺散文集》,因为那是我们共同的记忆;还有一本《中国年俗》,想和父亲一起看看,书里是怎么写我们这些年来的春节的。
  走出书店,寒风扑面,但怀里的书却让我感到温暖。我知道,这个春节,书香依然会与年味交织,在字里行间,在记忆深处,在血脉相连的温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