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2 版:晚报二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张家川县

种养结合闯出乡村振兴“牛”路子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来源:天水晚报
  □新天水·天水晚报记者
        王琴 马仓仓

  张家川县胡川镇立足实际,发挥资源优势,以养牛为主的食草型畜牧业为抓手,调整产业结构、振兴农村经济,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努力走出具有胡川特色的增收致富‘牛’路子。”
  立夏时节,走进胡川镇夏堡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空气中弥漫着青贮发酵的香气。负责人马国平正忙着配料、投喂。马国平满脸自豪地告诉记者,“红花牛是以西门塔尔牛为父本、本地黄牛为母本培育的特色肉牛品种,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耐粗饲,肉质鲜嫩、肉香醇厚、营养丰富,很受市场欢迎。前段时间出栏的4头牛卖了6万多元,现在合作社年利润能达到12万元。”
  养牛在夏堡村有深厚的传统根基,村民历来有养牛习惯,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殖两三头牛。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养殖成本,村里大力推广“种养结合”模式,种植玉米和饲草喂养肉牛,牛粪还田增肥土地,形成“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的绿色循环产业链。
  “今春以来,夏堡村结合22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争取到饲料玉米补助政策,通过对接县供销社和镇农资企业,为村民提供600余卷地膜、400余吨有机肥,种植1500亩饲料玉米,为养殖户提供充足饲料保障。”胡川镇夏堡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马义思介绍,“目前全村共有64户牛养殖户,今年计划建设1个红花牛养殖示范社,新发展6户养殖户,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夏堡村特色养殖业是胡川镇因地制宜探索产业发展的缩影。
  今年以来,胡川镇按照“一园两带五基地”产业布局,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胡川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镇特色产业呈现多点开花、蓬勃发展的态势:建设南梁5000亩饲料玉米种植片带和深坷3000亩马铃薯种植片带;打造胡川蔬菜食用菌种植基地、祁沟流域5000亩良种小麦种植基地、宁马村千亩中药材育苗基地、夏堡村红花牛养殖示范基地及千亩饲料玉米种植基地。通过科学布局,有效带动群众增收,逐步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农业体系,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