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晚报四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我的母亲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5月14日    来源:天水晚报
  □王 瑶

  院角的老槐树又抽出了新芽,嫩绿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摇晃,母亲戴着那顶洗得发白的草帽,蹲在菜畦边侍弄她的宝贝蔬菜。晨光为她镀上一层金边,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母亲的高光时刻,藏在岁月的每一寸温柔里。
  记忆中最早的高光,是农忙时节的打谷场。金黄的稻穗堆成小山,父亲负责开着脱粒机,母亲则弯着腰,将一把把稻穗送进机器里。她的动作利落又娴熟,汗水顺着脸颊滑落,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光。遇到难缠的稻梗卡住机器,她二话不说,挽起袖子就去清理。那时的母亲,仿佛有用不完的力气,在尘土飞扬的打谷场上,她的身影是最挺拔的存在。收工后,她又马不停蹄地赶回家,生起火,为一家人煮上热气腾腾的饭菜。灶台的火光映红了她的脸,疲惫却满足的笑容,比任何舞台上的灯光都要耀眼。
  时光流转,打谷场上的辛劳渐渐沉淀为温暖的回忆,而母亲的爱,又在冬日的昏黄灯光里织就新的篇章。冬天的夜晚总是格外漫长,母亲坐在煤油灯下织毛衣的身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画面。昏黄的灯光下,银针在她手中上下翻飞,彩色的毛线团渐渐变成精致的毛衣。她一边织,一边给我和弟弟讲那些老掉牙的故事。有时织到兴起,她会轻轻哼起小调,声音温柔得能融化冬夜的寒意。记得有一年春节,她熬夜五天四夜,给我们兄弟几人每人织了一件新毛衣。当我们穿着崭新的毛衣,在院子里嬉笑打闹时,母亲倚在门框边,嘴角上扬,眼里满是幸福。那一瞬间,我觉得母亲就是世界上最厉害的魔术师,用爱和双手,编织出了我们的快乐童年。
  从童年的温暖织线里抽离,成长的烦恼悄然袭来,母亲又化作我迷茫时的引路人。我上初三那年,面临中考的巨大压力,成绩却突然下滑。那些日子里,我整日垂头丧气,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母亲没有责备我,只是默默将我房间的台灯换成了更亮的灯泡。每天傍晚,她都会端来一杯温热的牛奶,坐在我身边,听我倾诉烦恼。她用粗糙却温暖的手轻轻拍着我的背,耐心地说:“孩子,人生就像爬山坡,有上就有下,摔倒了再爬起来,咱不怕。”周末,她还会带我去村外散步,指着田野里顽强生长的野草,鼓励我要像它们一样,在困境中也要努力向上。在母亲的陪伴和鼓励下,我渐渐重拾信心,成绩也慢慢回升。那些在台灯下的深夜长谈,是母亲用爱为我驱散黑暗,她温柔又坚定的模样,在我心中留下了最闪耀的光芒。
  生活的风浪从未停歇,当家庭遭遇困境,母亲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世界。我上初中那年,家里遭遇了一场变故,父亲做生意失败,欠下了一大笔债。那段日子,家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母亲却没有被打倒,她四处打听,在镇上的一个小厂找了份临时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简单洗漱后,就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厂里。晚上回来,还要照顾一家人的生活。有次我半夜醒来,看见她坐在桌前,借着台灯微弱的光,仔细核算着家里的开支。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我看到她鬓角不知何时长出了白发。可第二天清晨,她依然会笑着叫我们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餐,仿佛一切困难都只是过眼云烟。她用自己的坚韧,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那些艰难的日子里,她的坚强就是最耀眼的光芒。
  岁月染白了母亲的头发,却从未黯淡她的善意。如今,母亲的头发早已花白,眼角的皱纹也越来越深。但她依然闲不下来,每天在院子里侍弄她的花花草草,给邻居们送自己种的蔬菜。站在老槐树下,看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我忽然明白,母亲的高光时刻,不是聚光灯下的华丽演出,而是在平凡生活中,用爱与坚韧书写的每一个瞬间。那些时刻,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人生,也温暖了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