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晚报七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如何煎中药才能保证药效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7月03日    来源:天水晚报
  中药煎煮不仅是对药材的热处理,更是药效释放的关键环节。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具体介绍如何正确煎煮中药。
器具选择
  煎药器具的选择会直接影响中药汤剂的质量。常见的煎药器具有陶瓷砂锅、不锈钢锅、玻璃锅等。其中,陶瓷砂锅导热均匀、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药物产生反应,是家庭煎药的首选。大家要避免使用铁锅、铝锅等活性较强的金属器具。
浸泡时间
  煎药之前的浸泡步骤看似简单,却是影响药效发挥的重要环节。通常建议用冷水或温水浸泡中药30~60分钟,尤其是根茎类、木质类或矿物类中药,需要充分浸泡。
煎煮方法
  质地坚硬的矿物类或贝壳类中药(如石膏、磁石、牡蛎等)要“先煎”,即提前煎煮30分钟以上,以保证有效成分充分溶出。此外,附子、川乌、草乌等毒性较大的中药,也需要“先煎”以降低毒性。
  粉末状或有绒毛的中药(如蒲黄、车前子等)宜“包煎”,即用纱布包裹后煎煮。
  阿胶、鹿角胶等胶类中药则需“烊化”,即将药材打碎,加入适量煎好的药液,一边搅拌一边加热至完全溶解后,再兑入药液中。
  若未能按中药的药性特点分类煎煮,不仅可能导致疗效不佳,还可能带来副作用。
水量火候
  煎药还要注意水量的把控。通常建议第一煎加水至高出药材表面3~5厘米;第二煎可适当减少水量,以浓缩药液。煎药用水不建议选择矿物质含量高的硬水,优先选用纯净水或已静置去氯的自来水。若用含氯或含钙镁离子过多的水,可能会影响某些成分的稳定性,降低药效。
  煎药火候一般“先武后文”,即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再转小火维持微沸状态。需要提醒的是,煎药火候并非一成不变,而应依据药性与患者病情灵活调整。
       (老年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