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7 版:晚报七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适合老年人的有氧运动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5年09月30日    来源:天水晚报








  一、散步
  散步是简单安全的有氧健身运动,尤其适合老年人。它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呼吸功能、降脂减重、提升关节肌肉灵活性,还可缓解精神紧张、改善睡眠、减轻慢性疼痛,对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及改善抑郁症等老年性疾病症状效果显著。
  散步方法
  姿势:挺胸抬头,两眼平视,身体挺直且臀部肌肉紧张;四肢配合,两臂协调摆动;跨步时后腿伸直,前脚后跟先着地,再移重心至前脚掌。
  时间:最佳时段为下午3 点至晚上9点,晚餐后需休息半小时再散步。
  方式:健康老人可稍快,体弱者宜甩开胳膊大步走,肥胖者需延长时间和距离,高血压患者步速放缓且尽量前脚掌先着地,冠心病患者应缓步慢行。
  频率与时长:每天1-2次,每次2000-3000米,约30分钟。
二、健步走
  健步走是介于散步和慢跑间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简单经济,能预防老年痴呆、骨质疏松,缓解女性更年期症状。
  健步走方法
  准备:运动前活动肢体,放松身心,调整呼吸至平稳。
  姿势与步速:躯干伸直、收腹挺胸,抬头目视前方,步伐大,步速每分钟100-120步;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肩关节为轴摆臂,前脚跟先着地并快速过渡到前脚掌后推离地面。每次控制在5000-8000步,避免大运动量。
  整理:结束后慢走2分钟,助于恢复和缓解肌肉酸痛。
  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保护足部,骨关节病患者遵医嘱活动,肥胖者预防关节损伤,高血压患者量力而行。
三、慢跑
  慢跑被誉为“有氧代谢运动之王”,适合健康状况稳定的老年人。它能调动抗氧化酶活性抗衰老,改善心肺、大脑皮质功能及视觉记忆力,缓解压力、减重、护关节、提免疫力,对关节炎、高血压等疾病有防治作用,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癌症患病风险,且有益心理健康。慢跑分预备活动、慢跑、放松整理三阶段。
  慢跑方法与注意事项
  姿势与呼吸:上身微前倾,收腹挺胸,头正眼平视,双手轻握拳自然摆臂;用鼻吸气、嘴呼气,每跑2-3步呼吸一次。前全脚掌先着地,后脚蹬地跨步,避免单一部位长时间着地。
  频率与距离:身体不疲劳时可每天1次,每次2000-3000米。
  注意事项:跑前充分热身;穿合适跑鞋和透气运动服;跑完慢走5-10分钟;控制速度,以无心慌、胸闷、气喘为准;长跑时少量多次补水;跑完及时拉伸消疲劳。
四、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是健康环保的 “黄金有氧运动”“绿色运动”,能锻炼腰肌和下肢关节肌肉,提高心肺功能、改善血管弹性,训练平衡与协调能力,提升神经系统反应灵敏度,预防大脑老化,养护关节,促进新陈代谢。
  方法与注意事项
  遵守交通规则,选择与自身适配的车型,调节好车座高度和角度。
  穿骑行服或运动服,佩戴头盔、手套等防护装备。
  骑车时臀部坐正,两腿用力均衡;注意力集中,若会阴部不适需及时停车检查。
  骑行前充分热身,尤其活动膝、关节及腿部肌肉;高龄老人需放慢速度,缩短骑行时间。
五、打太极拳
  太极拳适合老年人,尤其年老体弱多病者。常练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延年益寿,还能强健骨骼肌肉、控制血压、减肥、改善心肺功能,对心脑血管疾病、肺病等多种慢性病有疗效,也助于帕金森病康复。
  注意事项
  初学者最好有专人指导或参加培训班。穿着宽松衣物和舒适鞋子,选择平坦、安静、空气清新的场所。运动时呼吸自然、动作柔和连贯、精神放松、意念集中,且需持之以恒。最佳时间为清晨或傍晚,每次不超过半小时。膝关节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及腿脚不便的老人不宜练习,需咨询医生。
六、游泳
  游泳是损伤率低的全身性运动,适合肥胖及腰腿痛、关节病患者,对抵抗慢性疾病效果显著。
  益处与注意事项
  益处:增强心肺功能,防治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预防骨质疏松,降低骨折风险;帮助减肥、美容塑身;提高神经系统敏感性,预防大脑衰退。
  注意事项:游泳前需严格体检,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肺结核等患者不宜游泳;充分热身以防拉伤或关节损伤;单次游程不超500米,优先选蛙泳、仰泳等体力消耗小的泳姿;最好有人陪伴;疲劳、饥饿、酒后禁止下水。
七、登山与跳舞
  登山
  登山有益身心健康,身体允许(如膝关节无不适)的老人可适当参与。需选择低缓山路,结伴而行,全脚掌着地,匀速前进,最好使用拐杖;呼吸有节律,避免大声呼喊,途中少饮水,不吸烟饮酒。
  跳舞
  跳舞能锻炼身体,还可增加老年人社交,愉悦心情,降低心理问题发生率。有基础者可选交谊舞、民族舞等;无基础者可学广场舞,动作简单易学,可在小区或家中练习。注意跳舞时间不超半小时,动作不宜剧烈,扭腰、扭胯等动作需适度,防意外损伤。  
       (据人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