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版/ 04 版:晚报四版 /下一版  [查看本版大图
本版导航 各版导航 视觉导航 标题导航
选择其他日期的报纸

新国标落地激活消费活力

天水电动自行车市场升级态势显著

天水晚报 新闻    时间:2025年10月20日    来源:天水晚报
  □天水融媒记者 刘晓亚
  自9月1日《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正式实施以来,我市电动自行车市场迎来合规化转型与消费升级双重驱动的发展热潮。在政策补贴引导、监管力度加码与企业产品迭代的多重作用下,市场呈现出“旧车加速淘汰、新车热销升温、安全意识提升”的鲜明特征。
  距离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正式实施已近月余,恰逢我市于10月15日启动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这场关乎市民出行的政策转型引发热议。记者连日走访秦州、麦积等区域的社区、门店及街头,了解不同群体对新国标的真实心声——在安全、便利成为大家共识的同时,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顾虑仍需破解。
  “以前电动自行车车架小巧,在速度相对较快的情况下刹车时有些摇晃,现在新国标车稳多了,车架扎实,急刹不飘,带孩子出门心里踏实多了,”在秦州区春风路接孩子放学的杨萍指着校门口的车流说。她的观点道出了多数市民对安全提升的认可。新国标对车身强度、制动性能、防火阻燃等作出的严格规定,让家长群体格外受用。杨萍最近通过以旧换新购置了一辆具有3C认证标识的电动自行车,在选车时她特意选择了带电池温控保护的车型。
  新国标带来的技术变革正在重塑天水电动自行车市场供给结构。与旧标准相比,新标准取消脚蹬要求,推广铝镁合金壳体等轻量化材料应用,并大幅提升电池安全防护等级。在天水各大品牌门店,符合新国标的车型已占据主流陈列位,续航里程、智能防盗、快充安全等成为商家主推亮点。“新国标正式实施以来,生产厂家严格按照标准对车辆的速度进行把控,48V的最高时速控制在25公里,60V的最高时速控制在35公里,这个速度程序厂家在生产过程中锁死,销售和使用过程中无法解锁,这在一定程度保证了电动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同时新标准对电动自行车脚蹬,壳体轻量化材料应用,电池安全防护等措施的实施,让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更安全、更便利。”秦州区某品牌门店负责人雷永红表示,消费者选购时更关注3C认证标识与安全配置,带电池温控保护、防篡改设计的车型最受青睐。这种消费偏好的转变,正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记者了解到,天水推行的“销售点带牌服务”与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形成合力,为市场转型注入政策动力,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换新成本,让政策红利直达百姓。记者走访发现多数门店已在显眼位置张贴补贴申领指南,通过“甘快办”APP在线提交申请的便捷服务,让政策红利直达消费者。
  在安全、便利成为大家共识的同时,电动自行车实际使用中的痛点也真实存在。“说实话,执行新国标后的电动自行车是很安全,但是速度有些慢,5公里路程比以前多花6分钟,早晚高峰更明显。”上班族陈建国的抱怨颇具代表性。新国标25km/h的限速规定,让通勤距离较长的市民感到不便。随着10月31日非标电动车禁行期限临近,不少市民正抓紧处理旧车,但成本顾虑依然存在。“旧车贬值快,新车价格不低,换购压力不小。”家住麦积区的退休职工周丽萍坦言。对此,业内建议可扩大补贴覆盖范围,尤其向低收入群体倾斜。
  采访中,多数市民对新国标的长远价值表示理解,安全与便利的平衡仍需时间磨合。随着11月30日旧标准车辆销售过渡期临近,业内预计本地市场将迎来新一轮换新高峰,政策红利与安全需求的双重驱动,将持续为绿色出行市场注入活力。